台海时事-双城论坛溢出效应日益显现 2022年以来上海与台北已签订39项交流合作备忘录 20220718 ,对于想学习百科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台海时事-双城论坛溢出效应日益显现 2022年以来上海与台北已签订39项交流合作备忘录 20220718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双城论坛溢出效应日益显现 2022年以来上海与台北已签订39项交流合作备忘录 20220718
记者 洪俊杰
昨天,12岁的上海男孩小亮报名参加“苗苗杯”青少年围棋赛。如果能通过海选,他将有机会获得“双城杯”围棋赛参赛资格,与台北的小伙伴在网上对弈。
去年“双城杯”在两岸间火了一把,棋赛页面点击数达117万人次,点赞数近20万人次。上海与台北体育界都期待,这一中华传统文化项目能在上海台北城市论坛的框架下,办出更大影响。
两岸都是中国人,沪台更是一家亲。在正确认知上海与台北交流性质的前提下,双城论坛没有因为岛内政局变化及疫情原因而停摆,继续成为海峡两岸最重要的城际交流平台之一。明天,2022双城论坛如约而至,两市市长将再度云对话。外界期待,论坛能以实实在在的成果提升双城民众的获得感,让“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植民众内心。
不断在借鉴,不断在互补
沪台体育交流远不止围棋赛一项:疫情前,台湾运动员会来到上海,由上海教练进行带训;上海与台北约定组团参加对方城市的马拉松比赛;每年举行“海峡杯”篮球邀请赛……在双城论坛机制下,两市体育交流蓬勃开展。
这只是沪台交流很小的一部分。2022双城论坛举行后不久,上海虹桥机场就与台北松山机场实现直飞,形成沪台一日生活圈。之后,两市交流合作驶入“快车道”,迄今已签订39项交流合作备忘录。这十多年里,台北的里长模式、垃圾处理、医疗健保、文创园区成为上海学习的范例;上海的灯光工程、基建工程、交通发展、体育教育也让台北获益良多。
“双城论坛探讨过的议题,几乎涵盖大城市发展的所有领域。”在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王海良看来,这种密切交流、互学互鉴、互通有无的态度与表现,为两岸融合发展树立了示范案例。
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罗文桦介绍,上海在建设滨江道时,参考借鉴了台北建设滨江体育带的做法。比如,体育设施要和休闲设施相结合,设计时既要考虑美化环境,更要有实用价值。
即便到了疫情期间,双城交流的成果也在发挥作用。台北市大数据中心在疫情防控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这源于2022年台北市市长柯文哲来沪参加双城论坛期间,参观了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当时他表示,上海的城市建设与精细化管理给他们很大启发,回去后开始筹建台北市大数据中心。
“不断在借鉴,不断在互补”。有学者坦言,这就是双城论坛的魅力所在。
为未来合作找空间与动力
上海与台北,直线距离700公里。即便如今人员往来不便,但那一湾海峡从来隔不断沪台情谊。
改变的是交流形式,不变的是交流初心。在线上,上海多个区通过视频连线,以农历新年、中秋节、重阳节、社区防疫为主题,保持与台北对口各区的交流互动;在线下,上海市区台办、各级台协组织积极关心在沪台胞生活,并在今年二季度协助台企台商复工复产。
上海的真心也得到台胞的积极回应。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很感慨,自疫情发生以来,台湾朋友穿上防护服当起社区“大白”,体现出沪台同胞共同战疫的深情厚谊。“不要刻意区分台湾人与大陆人,我们都是一家人。”上海台协会长张简珍呼吁所有在沪台胞一起为上海努力。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市累计注册台资企业1.7万家,累计合同台资451
有观察人士直言,纵观这几年双城论坛的主题,无论是2022年主题“创新、合作、未来”,还是2022年主题“城市防疫智慧经济”,或是去年主题“新经济 新发展”,这些话题能被热烈讨论且达成诸多共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在为今后两城乃至两岸合作找寻新的空间与动力。外界同样期待,本次论坛能在“韧性 永续人文”主题下,在节能减碳经验分享讨论中,擦出更多的智慧火花。
“在两岸关系复杂严峻的当下,双城论坛能
原文出处:http://bkw.iwtmm.com/post/16304
以上是关于台海时事-双城论坛溢出效应日益显现 2022年以来上海与台北已签订39项交流合作备忘录 20220718的介绍,希望对想学习百科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台海时事-双城论坛溢出效应日益显现 2022年以来上海与台北已签订39项交流合作备忘录 20220718;本文链接:http://yszs.weipeng.cc/zs/167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