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定位-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定位 ,对于想学习百科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产品定位-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定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是指企业对应什么样的产品来满足目标消费者或目标消费市场的需求。那么在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定位该怎么做呢?下面将举例介绍。
Google VS百度——墙外圈VS墙内圈:
2006年Google正式进入中国,跟msn一样,它姗姗来迟,但面对咄咄逼人的百度,Google并非不堪一击。全球排名第一搜索引擎的品牌效应、干净的界面加上能够搜到墙外信息的优势,使Google在高端用户、商业用户以及墙外用户中形成了较强的口碑效应,以这些用户构成的圈子形成了不同于百度用户的圈子。曾有一度,Google的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了3成。试想,如果那时谷歌的服务稳定一些,本地化做的到位一些,也许它能够巩固阵地、迎头赶上,像苹果那样由高端用户渗透到中低端用户,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Google自从正式进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就一直活在百度的阴影中。在Google进入中国前一年的的2005年,百度在NASDAQ成功
与Google迟钝的本地化行动相比,作为本土公司的百度做出了一系列接地气的举动,贴吧、知道、音乐等产品纷纷上线,在搜索引流方面,虽然竞价推广有点无下限,但却深受中小企业的喜爱。百度成功的本地化策略使其逐渐将Google甩在了身后。而Google另一个失败的重大原因是其服务的不稳定性,隔三差五地Google就打不开了,这对于用户体验是致命的伤害,一旦打不开Google,大部分用户只能转向它的竞争对手——百度。于是百度逐渐将 Google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一再压缩,到Google退出中国后的几年,Google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长期在个位数徘徊了。当然,曾经Google的核心用户——高端用户、商业用户以及墙外用户形成的圈子也便被百度打破并收编了。
微信 VS 陌陌——熟人圈VS生人圈
微信诞生于2022年年初,在一大波即时通讯工具中,微信很快占据了上风,并用令人发指的速度迅速增长,很快它将几乎所有的同类工具甩在身后。微信的成功与其存在多年的QQ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人的微信好友便来自QQ,在微信发展前期,你可以将微信看作是移动版的QQ,将朋友圈看作是移动版的QQ空间,但二者并不完全一样。等到微信将手机号绑定后,它的用户已经逐渐形成同学、朋友、同事之间的强关系圈子。
陌陌几乎与微信诞生于同时期,凭借在最一开始“陌生人社交”和“约炮神器”的标签,陌陌的用户也实现了快速增长,虽然用户数量难以与微信匹敌,但超过5000万的用户也已足够让陌陌偏安一隅了。不少人认为陌陌和微信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微信
当微信发展壮大之后,它渐渐淡化了“约炮”这
原文出处:http://bkw.iwtmm.com/post/20274
以上是关于产品定位-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定位的介绍,希望对想学习百科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产品定位-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定位;本文链接:http://yszs.weipeng.cc/zs/16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