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百科知识网,分享百科知识,包括:学习、人际关系、宠物、旅行、工作、知识、生活、电子产品等知识,是您学习百科知识的好助手。

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原文“是人”还是“斯人”

  • 孟子,国学
  • 知识-自由百科知识生网
  • 2023-11-02 18:36
  • 自由百科知识网

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原文“是人”还是“斯人” ,对于想学习百科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原文“是人”还是“斯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原文“是人”还是“斯人”

《孟子》大家一定不陌生,近日,网友就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引发讨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原文_“是人”还是“斯人”,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原文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于《孟子·告子》下第十五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是人”还是“斯人”

,10月27日下午,温儒敏向澎湃新闻表示,此前他已通过其个人微博对这一问题做过回应。,近日网上又在议论语文统编

生活低谷的句子

教材八年级上册孟子一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为何改为“是人”,其实并没有改,本就是“是人”。课文所选的是中华书局的《孟子译注》。我还查过宋代朱熹《四书章句》,也是“是人”。另查《十三经注疏》(汉代赵岐注),同样是“是人”,并非“斯人”。古诗文大都有不同版本,字词有差异并不奇怪,所以要校勘。而语文统编教材所选的都是权威版本,不可能随意改动。这是需要说明的。另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孙玉文也向澎湃新闻表示,尽管“斯人”和“是人”这两种写法都符合古代语言表达习惯,但因为古代传下来的文献记录写的就是“是人”,今人不能去替孟子立言,所以这句里应该是“是人”而非“斯人”。,孙玉文说,要区分“讲得通”和“讲得对”,“讲得通”不一定“讲得对”,“讲得对”一定能“讲得通”。遇到这种疑问,一定要查阅

生活中有关7的例子

《十三经注疏》这一类可靠的传本来进行核查。,

教材文章是否用过“斯人”

,“为何大家以前背诵的孟子这一篇往往读作‘斯人’呢?

古埃及人生活探秘

”温儒敏在上述博文中分析道:“可能是原来老教材所依据的版本不同(这还需查证),也可能‘斯人’在一些名诗名篇中用过(如杜甫梦李白诗中的‘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而生活中比如悼辞也常用‘斯人已逝’等等。人们对‘斯人’这个词比较熟悉,也感觉更有‘文气’,于是就把孟子那一句读作‘斯人’,而认为‘是人’是改动了。其实‘斯’在古汉语中常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而‘是’亦有类似用法。所以孟子那篇若读作‘斯人’,也不能算错。”,那么,语文教材中是否出现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一表述?,上游新闻报道称,10月26日,上游新闻记者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10月27日下午,人民教育出版社媒体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已关注网上相关讨论。对于“该出版社历套教材文章是否一直是用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有没有用过‘斯人’”这一问题,该工作人员未予正面回应,而是表示“目前正在研判”。

原文出处:http://bkw.iwtmm.com/post/31219

以上是关于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原文“是人”还是“斯人”的介绍,希望对想学习百科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原文“是人”还是“斯人”;本文链接:http://yszs.weipeng.cc/zs/154286.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自由百科知识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5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